【医院公告】

健康教育

     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>健康教育

中医调理有妙招,轻松应对鼻炎困扰

发布时间:2025-07-01 发布来源:本站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图片


      每到换季时节,不少鼻炎患者就开始饱受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的折磨。西医治疗多采用抗过敏药或激素喷剂,但容易反复发作。而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”,通过调理体质、改善内环境,帮助患者摆脱鼻炎困扰。今天,就来分享几个中医调理鼻炎的妙招! 

一、鼻炎的中医分型

图片


中医认为,鼻炎多与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,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 


肺气虚寒型

表现:鼻痒、喷嚏连连、清水样鼻涕、怕冷、易感冒  


调理方向:温肺散寒,增强卫气(抵抗力)  


脾气虚弱型

 表现:鼻塞、鼻涕黏白、食欲差、容易疲劳  


调理方向:健脾益气,祛湿通窍 


肾阳不足型

表现:常年鼻塞、鼻涕清稀、腰膝酸软、怕冷  


调理方向:温补肾阳,固表止涕  


肺胃郁热型 

表现:鼻塞黄稠鼻涕、口干口苦、咽喉不适  


调理方向:清热宣肺,通窍化痰  

二、中医调理鼻炎的妙招

图片

1. 中药调理,辨证施治  

根据不同体质,中医会开具个性化方剂,如:  

玉屏风散(适合肺气虚寒,增强免疫力)  

苍耳子散(通鼻窍,缓解鼻塞)  

补中益气汤(适合脾虚型鼻炎)  

温肺止流丹(适合肾阳虚型鼻炎) 


⚠️ 建议: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,避免自行抓药。  


2. 穴位按摩,缓解鼻塞 

每天按摩以下穴位,可帮助通鼻窍、缓解症状:  

迎香穴(鼻翼两侧)—— 缓解鼻塞  

印堂穴(两眉中间)—— 改善头痛、鼻塞  

合谷穴(手背虎口处)—— 增强免疫力  

足三里(膝盖下四横指)—— 健脾益气  


方法:用拇指按压,每穴揉按1~2分钟,早晚各一次。  


3. 艾灸疗法,温通鼻窍  

艾灸能温阳散寒,特别适合“虚寒型鼻炎”患者:  

灸大椎穴(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)—— 增强抵抗力  


灸肺俞穴(背部第三胸椎旁开1.5寸)—— 温肺散寒  


灸足三里 —— 健脾益气  


方法:每周艾灸2~3次,每次10~15分钟。 


4. 食疗调理,改善体质 

肺气虚寒型:生姜红枣茶、黄芪炖鸡汤  

脾气虚弱型:山药粥、茯苓薏米粥  

肾阳不足型:核桃黑豆汤、羊肉炖萝卜  

肺胃郁热型:金银花茶、雪梨炖百合  


小妙方:辛夷花煮鸡蛋(辛夷花10g+鸡蛋2个,煮熟后喝汤吃蛋),有助于通鼻窍。


5. 熏蒸疗法,缓解鼻塞 

用苍耳子+辛夷花+薄荷煮水,趁热熏蒸鼻腔,可缓解鼻塞、减少分泌物。  

图片

三、日常调护小贴士

图片

1. 避风寒:注意保暖,尤其是颈部、背部,避免冷风直吹。  


2. 戴口罩:花粉季、雾霾天外出时,减少过敏原刺激。  


3. 增强体质:适当运动(如八段锦、太极拳),提高免疫力。  


4. 少吃生冷:冰淇淋、冷饮等易伤脾胃,加重鼻炎。  


5. 规律作息: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,减少身体虚损。

四、何时需要看医生?

如果鼻炎反复发作,或伴随以下情况,建议及时就医:  

✅ 长期鼻塞影响睡眠  


✅ 鼻涕带血或黄绿色脓涕  


✅ 伴随头痛、嗅觉减退  


✅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

结 语



      鼻炎虽不是大病,但反复发作让人苦不堪言。中医讲究“治本”,通过调理体质、改善内环境,帮助患者减少复发。如果你正受鼻炎困扰,不妨试试这些中医妙招,让呼吸更顺畅! 

图片



图片

专家简介

图片
图片

王 银 甲

      副主任医师,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,从事中医工作20多年,在常见病的保健预防及诊治方面,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,进行辨证论治,在内、外、妇、儿、疼痛、五官疾病等方面,疗效显著。运用中医特色疗法针刺、推拿、艾灸、熏蒸、学穴贴敷、穴位注射、耳针、耳穴压豆、滴药法、吹药法、按摩导引等治疗多种疾病,精于治疗鼻炎、咽炎、扁桃体炎、腺样体肥大、中耳炎、耳鸣耳聋、面瘫等五官科疾病。